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28篇
  免费   99篇
  国内免费   129篇
教育   1618篇
科学研究   947篇
各国文化   2篇
体育   83篇
综合类   47篇
文化理论   8篇
信息传播   125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72篇
  2021年   125篇
  2020年   149篇
  2019年   157篇
  2018年   137篇
  2017年   136篇
  2016年   77篇
  2015年   121篇
  2014年   200篇
  2013年   474篇
  2012年   264篇
  2011年   275篇
  2010年   194篇
  2009年   237篇
  2008年   272篇
  2007年   232篇
  2006年   194篇
  2005年   142篇
  2004年   100篇
  2003年   70篇
  2002年   79篇
  2001年   69篇
  2000年   29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24篇
  1997年   22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9篇
  1990年   4篇
  1985年   2篇
  1982年   1篇
  1978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Three studies are reported that investigate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econdary school students’ physics-related epistemological beliefs and physics conceptual understanding. Study 1 involved the development of a Greek Epistemological Beliefs Evaluation Instrument for Physics (GEBEP) which was administered to 394 students (10th graders). Study 2 investigated the hypothesis that physics epistemological sophistication as measured by the GEBEP is a good predictor of physics understanding. The participants were selected from the 394 students who participated in Study 1. More specifically we selected the 10% (38) students with the highest scores in the GEBEP (high epistemological sophistication group, HES) and the 10% (38) students with the lowest GEBEP scores (low epistemological sophistication group, LES) and measured their understanding of Newton’s three laws using the Force and Motion Conceptual Evaluation instrument (FMCE) developed by Thornton and Sokoloff (1998).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HES group had significantly higher scores in the FMCE than the LES group. Regression analysis showed that beliefs regarding the Construction and Stability of physics knowledge and the Structure of physics knowledge were good predictors of physics understanding. Study 3 re-examined the same hypothesis on a new independent sample of students. The results based on the entire sample, showed again that beliefs regarding the Construction and Stability of physics knowledge predicted physics understanding. Overall, the results suggest that sophisticated physics-related epistemological beliefs are necessary but not sufficient for physics understanding and point to the importance of taking them into consideration in physics education.  相似文献   
82.
台湾的科学教育有四个特点,即:完善的组织结构;全面系统的课程改革;强有力的教育措施;广泛的社会参与。提出改革我们科学教育的三点举措:全面提高社会对科学教育的认识;切实落实学校中的科学教育;强化大众科学教育。  相似文献   
83.
作者通过对高考理科综合试题的研究,就学生的素质要求及教育方面进行了初步的探讨,对教师在教学工作中应注意的教育教学方法和如何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84.
虽然网络教学已成为世界高等教育领域一个备受关注的前沿和热点问题,但高校网络课程的推广和有效应用仍然是仟重向道远.本论文基于<学习科学与技术--信息时代大学生学习能力培养>本科课程多年网络教学及跨校协作的实践探索,总结了高校网络课程跨校协作共建共享的方法、策略及主要问题和障碍,以期抛砖引玉,共同推进我国高校网络教学的健康、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85.
甄建均 《培训与研究》2005,22(6):70-71,95
青年鲁迅发表于1907年的《科学史教篇》,距今虽百年之久,但鲁迅从西方科学发展的历程中吸取经验明鉴史教的深邃,透过眩目的物质成果以直探科学之本根的洞见,直击太实利太实用的国民心态的的笔触,寻求科学艺关文学协调发展以致人性之全的祈向,无不给今天的学人以多方面的启迪。  相似文献   
86.
从时代语境、学术语境和学者问题意识的角度,考察近年来中国民俗学的研究趋向,提出当代中国民俗学正经历从学科身份确立到学术品质更新的过程,包含了传承经典和知识创新两大主题。首先评述中国民俗学界建立和发展社会科学性质的民俗学的主张;其次评述中国民俗学界有关田野民俗志的新学说;最后讨论历史民俗学、民间文艺学和传统节日、民间信仰等领域的新动向。  相似文献   
87.
《史学要论》是李大钊从事唯物史观教学和研究的最终成果,亦是其作为一代学术大师的经典传世之作。《史学要论》内容丰富,结构严谨,体系完备,博大精深,旨在建立以唯物史观为指导思想的历史科学的学科体系。在中国史学史上,《史学要论》堪称近代中国第一部比较系统全面的史学理论著作,开创了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历史学派,建立了崭新的研究范式,有力地促进了中国传统史学的近代化和史学理论研究的深入发展,因而在近百年来中国知识与制度体系的革命性变革中占有独特地位,贡献卓越。  相似文献   
88.
成都信息工程学院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结合培养目标和社会实际需求,在专业定位上,突出"数学基础扎实,理工融合"的特色;在课程设置上,合理设置专业必修课程,优化选修课程,调整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的比例,对课程进行模块化设计;在专业实践教学上,建立"课内实验—课内实验与课外实践—课外实践—综合实践"的多层次、逐步递进的阶梯型实践教学体系。实践表明,找准专业定位,明确专业办学特色对办好本专业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9.
根据莱考夫和约翰逊的概念隐喻和意象图式理论,针对作为意象图式概念的"Timeo Wew Romvn"型前置词在科技英语中的图式映射进行新探。研究表明"Timeo Wew Romvn"都能够把空间域的意象图式结构从始源域映射到非空间抽象目标域之上,再次佐证"许多抽象概念结构部分源起于意象图式结构,抽象思维在一定程度上是隐喻思维"的认知观。  相似文献   
90.
谭从容 《现代情报》2006,26(10):158-160,163
该文首先介绍研究背景、目的和计划,然后讨论了计算机类OA期刊的搜集以及分析了它们的特点,最后给出了相关结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